電機絕緣偏低如何進行檢查和處理
一、繞組絕緣不良:主要是指繞組絕緣電阻0.5MΩ以下。
1、 繞組絕緣不良的原因:
繞組絕緣不良的原因主要是受潮、浸水絕緣表面和縫隙中有碳粉、油污、積灰以及受化學氣體腐蝕等。
2、 繞組絕緣不良的處理方法:
1) 清掃電機:對絕緣受潮的電機首先應該清掃,并用壓縮空氣吹去碳粉和積灰然后經烘干去除絕緣中的潮氣,使絕緣電阻恢復正常。對小型電機繞組,如有必要可進行浸漆或者澆漆后烘干。
2) 清洗電機:對于被油泥塵垢嚴重玷污的繞組絕緣,最好先清洗,而后再經烘干浸漆處理。清洗配方(按質量比):781中性洗滌劑或按普通洗衣粉約2%自來水約98% 用蒸汽加熱至80~100度。清洗前先用壓縮空氣吹凈絕緣表面灰塵,將繞組吊至洗滌槽內,用清洗液進行沖洗。要求把絕緣縫隙中的塵垢和油泥徹底清洗干凈,一直露出絕緣本色為止。然后用熱水沖洗,去掉多余的洗滌劑,再將繞組放入烘爐烘干,爐溫120度左右,直到絕緣電阻穩定為止。然后出爐,待冷到60-80度,浸漆一次,再進爐烘干。
二、繞組接地:是指繞組與鐵心或者繞組與機殼之間的絕緣破壞而引起的通地現象。繞組接地后會使機殼帶電,繞組發熱而導致短路,使電機無法正常運行
1、繞組接地故障的原因:
1)繞組受潮,長期備用的電動機,由于受潮而使絕緣電阻值降低,甚至失去絕緣作用
2)、絕緣老化,電機使用日久或長期過負荷運行后,繞組絕緣物因長久受熱面焦脆以至開裂、分層、脫落。
3)、繞組制造工藝不良,以至繞組絕緣性能下降。
4)、繞組線圈重繞后,在嵌線過程中,由于操作上的疏忽,繞組絕緣物擦傷或擦破或使槽絕緣移位而使導線和鐵心相接觸
5)、鐵心的硅鋼片松動,或有尖刺等原因,而損壞繞組絕緣物
6)、轉子掃膛,即轉子和定子鐵心相擦,使鐵心局部過熱,燒壞絕緣
7)、繞組段不過長,和端蓋相碰。
8)、線圈在槽內松動和機殼相碰
9)、引出線絕緣損壞,和機殼相碰
10)、繞組絕緣因受雷擊或電力系統過電壓擊穿而損壞。
2、繞組接地后的處理方法:
1)、槽口接地修理方法:如果接地點在槽口附近的地方,而且沒有嚴重燒傷時,可按下列步驟進行:
(1)在接地的繞組中,通入低壓電流加熱,在絕緣軟化后打出槽鍥
(2)用劃線板把槽口的接地點撬開,使導線與鐵心之間產生間隙,再將與電機絕緣等級相同的絕緣材料剪成適當的尺寸,插入接地處的導線與鐵心之間,再用小錘子輕輕地將其打入然后將槽墊對摺后,再打入。
(3)在接地處墊放絕緣后,再將絕緣紙對摺起來,放在槽墊上,最后打入槽楔
2)、草內接地的修理操作方法:槽內接地可分為線圈上層邊接地和下層邊接地。如果是線圈上層邊接地,可按下述步驟修理:
(1)在接地的線圈中通入低壓電流加熱,待絕緣軟化后,再打出槽楔。
(2)用劃線板將槽絕緣分開,在接地的一側,按線圈排列的順序,從槽內翻出一半線圈
(3)使用與電機絕緣等級相同的絕緣材料墊放在槽內接地的位置上。
(4)按線圈排列順序,把翻出槽外的線圈再嵌入槽內
(5)滴入絕緣漆,并通入低壓電流加熱,烘干。
(6)將槽絕緣對折起來,放上對折的絕緣材料,再打入槽楔。
如果是下層接地,因下層邊的上層線圈在檢查尋找接地點時,已經翻出槽外,所以可參照線圈上層邊接地的修理方法進行修理:
(1) 在接地的線圈中通入低壓電流加熱。
(2) 待絕緣軟化后,即撬動接地點,使導線與鐵心之間產生間隙,然后清理接地點,并墊進絕緣
(3) 用試燈或兆歐表檢查故障是否消除。
(4) 如果接地故障已經消除,則按線圈排列順序將下層邊的線圈整理好,再墊放層間絕緣,然后嵌進上層線圈。
(5) 滴入絕緣漆,然后通入低壓電流加熱,烘干。
(6) 將槽絕緣對折起來,放入絕緣紙,再打入槽楔。
槽內接地,有時是由于鐵心槽內有一片或者幾片硅鋼片凸出來了,把繞組絕緣割破而造成的。這時可把凸出來的硅鋼片用銼刀挫去、或者敲下去,再墊放絕緣薄板,并把導線割破絕緣的地方重新包扎絕緣即可。
3、 繞組端部接地的修理方法:如果接地故障點在繞組端部,修理的方法是:
(1) 先把損壞的絕緣物刮掉并清理干凈。
(2) 將電機放進電熱鼓風恒溫干燥箱進行加熱,使絕緣軟化。
(3) 用硬木制作的打板對繞組端部進行整形處理。整形時,用力要適當,以免損壞繞組的絕緣。
(4) 在故障處包扎新的絕緣等級相同的絕緣,再涂刷絕緣漆,并進行干燥處理。